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诈骗经济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及死刑案件刑事辩护律师 上海刑辩律师法施于人,虽小必慎!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一、职能整合后的现实困境:司法行政部门的角色冲突

        政府法制办与司法行政部门职责整合后,形成了 “行政复议承办者” 与 “律所管理者” 的双重身份叠加,这一制度设计在实践中逐渐暴露深层矛盾。

        从律师执业逻辑来看,利益冲突的规避是法律服务的底线要求。司法行政部门既手握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核发、行政处罚等管理权限,又作为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主体,使得律师在代理行政管理相对人时陷入天然的执业困境。此类角色冲突不仅可能导致行政处罚风险,更会削弱律师代理的独立性 —— 当监管者与审理者合一时,律师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质疑难免面临 “职业报复” 的隐性顾虑。

        从行政复议制度功能来看,这种双重身份也侵蚀着程序公正的根基。行政复议本应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却因承办机构与执法者存在管理关联,出现 “自己监督自己” 的逻辑悖论。

        二、制度重构的可行路径:监察委承接的双重优势

        将行政复议职责划归监察委,并非简单的职能转移,而是基于权力监督规律的制度优化,其价值体现在律师执业保障与监察线索发现的双重维度。

        (一)破除利益桎梏,保障律师执业独立性

        监察委与律师行业不存在直接管理关系,这一制度特性从根源上消除了利益冲突的土壤。当行政复议承办权脱离司法行政部门后,律师代理行政管理相对人时,无需再顾虑 “质疑监管者” 可能引发的执业风险,能够真正以法律为依据展开辩护。这种独立性的回归,既符合《律师法》对执业自由的保障要求,更能激活行政复议中的对抗性审查机制,让监察委从行政复议中发现线索。

        (二)贯通监督链条,强化线索发现效能

        监察委的监督属性与行政复议的纠纷解决功能具有天然契合性。行政复议案件中暴露的执法瑕疵、程序违法等问题,往往是职务违法犯罪的显性信号。有利于形成 “个案纠错 — 线索深挖 — 系统治理” 的监督闭环。

        这种贯通效应更体现在专业互补上。监察委在查办疑难案件时,可借助行政复议中积累的执法标准、程序规范等专业资源 ,为监察工作提供精准法律支撑。

         行政复议职责从司法行政部门向监察委的划转,本质上是权力监督体系的自我完善。这一改革既破解了律师执业的制度性障碍,让法律专业力量真正成为规范行政行为的 “外力监督”;又激活了行政复议的线索发现功能,使个案争议转化为系统反腐的 “前哨预警”。当这种 “复议纠偏 + 监察问责” 的双重机制全面建立,法治政府建设必将获得更坚实的制度支撑。

        【龚震亚律师,上海刑事辩护律师,电话18301725408】回到首页


 

关于我们 About

 

曾任职法院十八年,办理各类案件上千件

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刑事诉讼、刑事辩护等

各类刑事案件的辩护

联系方式 Contact

 

Add:浦东新区张杨路707号生命人寿大厦2502室

Tel or wechat:18301725408

E-mail:cherryluoluo@126.com

 


                                                                         

 赣ICP备2022002207号-2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诈骗经济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及死刑案件刑事辩护律师 上海刑辩律师赣公网安备36020302000091号  

     © 2023上海刑事辩护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