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诈骗经济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及死刑案件刑事辩护律师 上海刑辩律师法施于人,虽小必慎!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持有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又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而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从敲诈勒索罪的概念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界限一般是不难区分的。但受贿罪中存在一种索贿的方式,其在司法实践中容易发生与敲诈勒索罪的混淆。区分的关键主要体现在客观方面:受贿罪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主动向请托人索要财物。司法实践中常出现的情况是,国家工作人员对有求于己的请托人,采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式,向请托人勒索财物,以此作为为请托人办事的条件。对此种情况,应当依照受贿罪定罪处罚。曾经有一个受贿行为和勒索行为交织的案件是这样的:甲在某国家机关任职,乙有求于甲,送给甲10万元好处费。后甲因故未能办成,乙遂向甲要求其返还。但甲拒不退还,并威胁乙,你如果再来要钱,就告发乙行贿,通过此举打消乙向其要钱的念头。该案中,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威胁、要挟的方式,对财物的所有人变相强行索取,表面上看似敲诈勒索。但仔细分析,甲的行为应定性为受贿罪。刚开始乙有求于甲送钱办事,这里很清楚,应定受贿无疑,关键是甲之后对乙的行为。其实甲对乙的行为是甲完成受贿行为之后,甲对乙拒不返还受贿财物的后续行为。在这里,对该威胁、胁迫行为不应单独刑法评价。有一种观点认为,索取不包括勒索。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国家工作人员在他人有求于自己的职务行为时,趁机勒索请求人钱财时,该财物就是作为职务行为的不正当报酬的利益,侵犯了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完全符合受贿罪的要求。而敲诈勒索罪则仅仅表现为行为人单纯使用威胁、要挟的手段,迫使被害人交付财物。

       (龚震亚律师,上海刑事辩护律师,电话18301725408)回到首页


 

关于我们 About

 

曾任职法院十八年,办理各类案件上千件

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刑事诉讼、刑事辩护等

各类刑事案件的辩护

联系方式 Contact

 

Add:浦东新区张杨路707号生命人寿大厦2502室

Tel or wechat:18301725408

E-mail:cherryluoluo@126.com

 


                                                                         

 赣ICP备2022002207号-2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诈骗经济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及死刑案件刑事辩护律师 上海刑辩律师赣公网安备36020302000091号  

     © 2023上海刑事辩护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