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意杀人罪所要保护的是公民个人的人身权利;而危害公共安全罪设立 的目的在于将生命、健康等个人法益抽象为社会利益并作为保护对象,故危害公共安全罪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社会性”。对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 犯罪对象“不特定多数人”的含义,应当从其“社会性”的特点出发进行理解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保护的是公众的生命、健康,而“公众”与“社会性”均要求重视量的“多数”。换言之,“多数”是“公共”概念的核心。 “不特定”也意味着随时有向“多数”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会使社会多数成员 遭受危害和侵害。

        2.“公共安全”不等同于“公共场所的安全”。首先,“公共安全”的词 义应解释为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虽然在公共场所更容易发 生侵犯公共安全的案件,但是公共安全不等同于公共场所的安全。其次,公共 安全的核心在于“多数”,而不论是封闭的场所还是开放的公共场所,即使是 在相对封闭的场所发生了多数人的损害后果,也有可能属于侵犯公共安全的行 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第232条

        一审: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法院(2013)衢江刑初字第78号刑事判决 (2013年5月6日)

        二审: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浙衢刑终字第90号刑事判决 (2013年8月9日)


 

关于我们 About

 

曾任职法院十八年,办理各类案件上千件

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刑事诉讼、刑事辩护等

各类刑事案件的辩护

联系方式 Contact

 

Add:浦东新区张杨路707号生命人寿大厦2502室

Tel or wechat:18301725408

E-mail:cherryluoluo@126.com

 


                                                                         

 赣ICP备2022002207号-2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诈骗经济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及死刑案件刑事辩护律师 上海刑辩律师赣公网安备36020302000091号  

     © 2023上海刑事辩护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