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有无欺诈行为。若未实施欺诈行为,则无必要再去追究其非法占有的目 的。若实施了欺诈行为,则还需考察该行为是否在签订、履行合同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区分于一般民事欺诈行为。

        2.有无履约能力。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履行能力是合同目的得以实现的保 障和前提,也是区分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的关键。审查时需注意综合考虑合同的磋商阶段、签订阶段、履行阶段行为人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应注意避免将 订立合同时或者履约初期具有履约能力,但由于不可抗力或者意外而导致难以 实现合同约定或者必须延期履行的情况认定为无履约能力。

        3.有无履约行为及违约的真实原因。合同实际履行是实现合同目的的应有 之义,也是考察非法占有目的的核心要素,在判断上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 是行为人有无履约的诚意及履约的程度,注意将行为人有履约能力而不履行与 行为人已经尽力履行,但未履行到位区分开来;二是不能履约是否系不可抗力 或者对方不愿意接受替代方案等客观原因造成。

        4.行为人收款后不予返还的原因、事后双方行为表现等有关客观事实,并 全面评价行为人的整体行为。若行为人收款后无逃匿、挥霍、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等行为,而是将收取的钱款用于归还其他正常债务或者其他合法经营等正当 用途的,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应特别慎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95条第3项

        一审: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6)沪0115刑初1995号刑事判决 (2017年6月26日)

        二审: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7)沪01刑终1350号刑事裁定 (2018年6月12日)


 

关于我们 About

 

曾任职法院十八年,办理各类案件上千件

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刑事诉讼、刑事辩护等

各类刑事案件的辩护

联系方式 Contact

 

Add:浦东新区张杨路707号生命人寿大厦2502室

Tel or wechat:18301725408

E-mail:cherryluoluo@126.com

 


                                                                         

 赣ICP备2022002207号-2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诈骗经济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及死刑案件刑事辩护律师 上海刑辩律师赣公网安备36020302000091号  

     © 2023上海刑事辩护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