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应当定位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且“逃跑”并不限于“当即从现场逃跑”。“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中的 “逃逸”没有严格的时间和场所的限制。

        2.车辆所有人在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隐藏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 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3条、第5条、第6条

        一审: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保刑初字第81号刑事判决 (2014年10月14日)

        二审: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冀刑一终字第180号刑事裁定(2015年 6月15日)


 

关于我们 About

 

曾任职法院十八年,办理各类案件上千件

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刑事诉讼、刑事辩护等

各类刑事案件的辩护

联系方式 Contact

 

Add:浦东新区张杨路707号生命人寿大厦2502室

Tel or wechat:18301725408

E-mail:cherryluoluo@126.com

 


                                                                         

 赣ICP备2022002207号-2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诈骗经济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及死刑案件刑事辩护律师 上海刑辩律师赣公网安备36020302000091号  

     © 2023上海刑事辩护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