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人作为国家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收受他人钱款后,不认真履行职责 ,不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构成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

        税务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行为必须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即利用职权或者与职 务有关的便利条件。徇私舞弊不征应征税款的行为表现在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中,如税务登记、帐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以及税务检查等,税务工作人员在上述任何环节违背法律,滥用征管职权,都是徇私舞弊行为。值得 注意的是,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整体上属于不作为犯罪,但其徇私舞弊行为却 有作为形式与不作为形式之分,作为形式包括虚假税务登记、涂改帐簿、伪造 纳税凭证、擅自减少应纳税数额等,不作为形式包括该查不查,隐瞒不报征管 过程中发现的疑点等。本案中,杜某某事先已经知悉周某某在股权转让过程中 有实际收益的情况,但其安排下属工作人员到该公司例行检查账面时,为徇私 情,未将该情况告知下属,在下属未能发现疑点时,也未告知其作进一步核查 ,最终导致国家税收受到重大损失。可见,杜某某利用职务之便以不作为形式 实现其不征税款目的,符合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的特征。

        2.关于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税款损失数额的认定。在计算徇私舞弊不征税 款罪造成的税款损失数额时,应当以纳税人已经实现的实际所得额作为基础。案涉转让股权收益的,根据个人所得税缴纳的相关规定,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 毕、股权已作变更登记,且所得已经实现的,转让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应当 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故应当以案发时行为人实际取得的收益扣除其原实际出 资额及相关税费,计算其应纳税额,并据此计算应征未征税款的损失数额。股 权转让人对其他股东或债权人是否负有缴纳出资义务,属民事法律范畴,不影响其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04条 

        一审: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2011)宜刑初字第556号刑事判决(2011年10月15日)

        二审: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锡刑二终字第0090号刑事裁定 (2011年12月12日)


 

关于我们 About

 

曾任职法院十八年,办理各类案件上千件

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刑事诉讼、刑事辩护等

各类刑事案件的辩护

联系方式 Contact

 

Add:浦东新区张杨路707号生命人寿大厦2502室

Tel or wechat:18301725408

E-mail:cherryluoluo@126.com

 


                                                                         

 赣ICP备2022002207号-2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诈骗经济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及死刑案件刑事辩护律师 上海刑辩律师赣公网安备36020302000091号  

     © 2023上海刑事辩护律师网